春天的到来,仿佛天然就和“吃”有关。
伴随着春回大地,万物重生,早春的蔬菜纷纷伸了伸懒腰,从地底探出头来。春韭、春笋、香椿芽、嫩蒿、荠菜、榆叶、萝卜……鲜灵的小春菜们,也如那五彩缤纷的春光,卷入面皮,被人类张口咬住。
“咬春”,生动中带点急迫,是属于吃货的词。实际上,一年四季,又有哪一天不是食物的舞台呢?是食物,让日子实实在在地被充满、被治愈。
身边爱读日本文学的人多,爱吃日本料理的更多。像我这般常被日本文学作品勾起食欲,嘴馋天妇罗、鳗鱼饭、寿司、刺身,在深夜实在受不了文字诱惑而从冰箱里拿出一罐朝日啤酒的家伙,怕是也不少吧。
待到吃多读多之后,才开始慢慢意识到:文字可以影响我们的饮食,饮食同样会造就一个人的文风,同样的食物在不同人口中的迥异感觉和相关描述,还能帮助我们走进作家的世界。
夏目漱石
芥川龙之介
,,澳洲幸运5官网(www.a55555.net)是澳洲幸运5彩票官方网站,开放澳洲幸运5彩票会员开户、澳洲幸运5彩票代理开户、澳洲幸运5彩票线上投注、澳洲幸运5实时开奖服务的平台。![]()
泉镜花
种田山头火
饕餮或谨慎的他们
旧时的作家似乎大多拥有一副脆弱的肠胃,这一事实与上世纪初大部分传染病未被根除,生命如风中烛火般易于熄灭的情况,以及日本民族根性中的“物哀”审美相结合,塑造出了众多日本作家独特的饮食习惯与人生观点。
日本近代文坛巨擘夏目漱石长期为精神衰弱所折磨,因而有了神经性消化不良的毛病。他在英国留学期间长期水土不服、饮食不适,回日本后可以说是报复性地大吃特吃。他喜欢的要么是西餐中偏油腻的食物,要么是鳗鱼饭、寿喜烧等偏“重口味”的日料,还尤其嗜好例如羊羹这样的甜品,总之都是些消化不良患者不该多吃的东西,因此受到夫人的严格管束。忍不住嘴馋的夏目漱石于是开始玩起了藏食物、躲猫猫、偷摸吃的游戏。
偷吃终究过不足瘾,夏目先生因而定期举办聚会,召集一些食欲旺盛的人(如一次要吃六块炸猪排的作家内田百闲),看他们吃,望梅止渴。
最终因胃溃疡导致胃出血去世的夏目漱石,生前最后一句话是“我想吃东西”,最终得到了一匙葡萄酒,先生就在品味着这点酒带来的最后希望时,溘然长逝。
与夏目漱石同为公费留学生的作家森鸥外,因为所读专业是细菌学,对吃有着过分苛求清洁的嫌疑。他的爱好是水煮蔬菜和水煮水果,梅子、杏子、水蜜桃、蜜瓜统统煮后再吃,他可怜的女儿跟着父亲用这样的食谱,以至于在亲戚家第一次吃到生的水蜜桃时“不禁为美味所惊叹”。
评论列表 (2条)
2022-03-22 00:02:41
水下中国舞《祈》啊接下来发生啥了